抗震隔墻的布置原則:作為主要的抗側力構件,合理的布置是構建良好抗震性能的基礎,。應遵循“八字方針”即“對稱,、均勻、周邊,、連續(xù)”外,,還須注意:
一、將長墻分成墻段對于抗震墻結構和部分框支抗震墻結構,,若內縱墻很長,且連梁的跨高比小,,剛度大,,則墻的整體性好,在水平地震作用下,,墻的剪切變形較大,,墻肢的破壞高度可能超過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,2001規(guī)范規(guī)定將將長墻分成墻段,,使墻的高寬比大于2,。墻段由墻肢和連梁組成。89規(guī)范也有相同的規(guī)定區(qū)別在于:連梁,。89規(guī)范為弱連梁2001規(guī)范為跨高比不小于6的連梁其目的是:設置剛度和承載力較小的連梁,,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先破壞,屈服,。使墻段成為抗側力單元,,且墻段以彎曲變形為主。
二,、避免墻肢長度突變,,抗震墻和部分框支抗震墻結構的墻肢的截面長度,沿高度不宜有突變,,當抗震墻的洞口比較大時,,以及一二級抗震墻的底部加強區(qū),,不宜有錯洞布置的剪力墻。